6日、7日,蘇州、南京接連召開兩場社區公益項目招投標說明會。540萬元資金,將投向這兩個城市的43個社區公益項目。記者從南京的招投標說明會上瞭解到,政府機構和慈善基金大力支持,使社區公益服務蓬勃發展、社區建設水平提升的同時,浮現出一個新課題——如何提高居民參與度。
  南京曉莊學院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段繼業認為,除了資金壓力,社區建設最大的困難是居民參與度較低。“有的社區連業委會都成立不起來,有的就算有業委會,連一場會都開不起來,開著開著就打起來了。很多社區都是一盤散沙。”冷漠普遍存在於社區,有的鄰居在電梯碰到了互相都不打招呼,更不要說互幫互助了。
  “居民能否積极參与,是社區建設成敗的關鍵。”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主任呂朝認為,“居民才是社區建設真正的主體,進入社區的公益組織只可能是他們的‘陪伴者’。”
  記者看到,南京的20多個招標項目中,除了傳統的關愛老人青少年類、社區文化類,調解治理類項目是恩派公益中心在南京的5個社區都有的。南京市景明佳園社區存在車輛亂停亂放、綠化無人管理、狗多狗糞多等現象。長期以來,居民也有解決問題的意願,但是缺少資源和推動。計劃在該社區開展的“居民參與治理平臺”項目,就期待能有機構挑起建立居民參與治理平臺的擔子,形成一套居民參與公共事務、化解矛盾糾紛的協商機制。
  當然,居民不僅需要專業高效的服務社區、友善協商的自治社區,還需要依戀認同的文化社區。
  2007年,南京市雨花台區翠竹園社區的幾位居民自發成立了“互助會”。幾年下來,在“互助會”的組織、倡導下,這個有2700戶家庭的社區里,逐漸成立了美食、家政、童書等42個俱樂部。這裡,每周都有不止一場活動,年終自辦聯歡會,100元一張的門票還不夠賣,成為令人羡慕的活力社區。
 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白友濤認為,居民積极參与社區建設,如成立社區議事會、組織各種志願活動、成立自己的社會組織運作社區資源等,能夠增強社區認同感、凝聚力,而且在這一過程中,居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,可以自己解決很多問題,從而提升幸福指數。
  從冷漠到熱情,從懷疑到信任,從逃避到參與,這一系列變化源自“理解、責任、互助”的公共參與精神。建設美好社區,需要每一位居民從旁觀的“你”變成參與的“我”。本報記者 徐冠英 王 娣  (原標題:從旁觀的“你”變成行動的“我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j13djpg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